库文23网 >地图 >总结 >

课余生活的教案

课余生活的教案

时间:2025-03-12 作者:库文23网

相关推荐

课余生活的教案 篇1

《我的课余生活》是三年级第一单元的第一个习作。作为刚刚正式接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感到写作文很吃力,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爱写作文呢?于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首先利用课文内容如第一课引导学生去体会课余生活中的.乐趣,多个心思留意生活。并用心记录。

二、作文讲解时引导学生先联系记录想想自己做了什么,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翻翻自己的记录,抓一个你最深刻的课外事来写。

三、尽可能多方面引导学生,拓宽学生写作内容的范畴。比如,提示引导学生课余生活分运动类(爬山等)游戏类(玩球)学习类(去补习班补课)外出类(旅游)等。

四、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说,如“谁”在哪“干什么”‘我的感悟”等等。并把相关内容简单写下来。再适当引导学生用上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

这次作文下来,比我想像中要更好的多。今后继续努力。

课余生活的教案 篇2

《我的课余生活》是学生的第一次单元习作。作为刚刚正式接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本身应该对写作文有一种神秘感和新鲜感。可孩子们一听要写作文了,第一反应就是“喔……”,从语气中能感觉到他们对作文的厌倦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感到写作文很吃力,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意写作文、爱写作文、写好作文呢?我想,不是严格的作文标准,而是放宽要求,宽容为主。因此,我在设计《我们的课余生活》这篇作文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课前安排学生观察自己的课余生活,并做了记录,让学生尝试观察、尝试记录观察,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相互交流、写作自己的课余生活。然后分三步指导学生写作:

一:以课本为范例,做到读写结合

结合本单元课文让学生学习把过程写具体的方法,给学生一个拐杖,确实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如《爬天都峰》这一课,让学生体会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爬山的,可以用上连接的词(一会儿……一会儿……),也可以用上比喻、拟人、夸张的写法。然后想一想我和老爷爷是怎样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让学生回忆自己有没有战胜困难的体验呢?事情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绝招》这一课则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在写三个小朋友分别表演绝招时是如何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把表现绝招的过程写具体的,另外,作者还写出了观众的评价来衬托绝招的绝,这时我提醒学生在写活动时,不但要写自己还要写别人。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就习得了写作的方法,学生有法可依了,写起作文来就轻松自如了。

二:开展活动,体验生活

为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我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做手工、放风筝、刷碗、摘秋果等等。引导学生把活动中看到、听到、想到、做到的写下来。并告诉他们在描写活动过程时,要有一定的顺序:首先要写清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员;接着写活动的开头、活动的内容;当时有关方面的情况怎样;参加活动的心情;活动是怎样结束的;以及参加活动后的收获和感受。这样指导后就不会出现学生常犯的错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给人乱糟糟的感觉。学生在活动中也积累了素材,体验了过程,激活了情思。学生有素材了,有体验了,有情思了,写作文时自然难度就降低了。

三:情境再现,步步引导

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虽然做活动了,但真正到写时又写不出来了,这时我就引导学生把活动的情境再现出来,采用第二步中提到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活动的内容一步一步表达出来,然后把步骤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这些画面就会在他们脑中重现,化为文章,落在纸上。

课余生活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了解什么是兴趣爱好

二、名人的兴趣爱好

三、谈谈你的兴趣爱好

四、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1、什么是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就是你具有浓厚兴趣并且积极参加的物或事。

良好的兴趣爱好有什么作用:拥有一种兴趣爱好等于拥有一份快乐,良好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充实你的生活,还可以帮助你缓解生活、工作、学习带来的压力。对于正值青春期的我们,良好的兴趣爱好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塑造我们的性格,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技能,对我们的成长大有益处。

高中生兴趣爱好的取向:作为高中生,我们要以一些积极的、健康的活动为兴趣爱好(比如:阅读、音乐、运动等),杜绝一些有碍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事物(如:黄、赌、毒等)。

2、名人的兴趣爱好

热爱的力量

美国是一个酷爱篮球的国度。这个国度里有一个视篮球如生命的孩子。就是他,后来让美国人一提到篮球,就感到了荣耀和自豪!

可就是这个孩子,中学时居然没被篮球队选上。甚至爱球如痴的他要求教练准许他随从去看中学篮球联赛这样并不苛刻的要求也被回绝了。可他没就此认命,他生命中有个飞扬激越的篮球啊!那取代了他对整个生命的热爱。

穷途末路之时,他软磨硬缠迫使教练让他当了个别人不屑于干的上不了球场的“球员”——专为球员捡球、搬行李、整理球衣。便这样接近了他因热爱而九死不悔的目标。

这以后他率领的芝加哥公牛队连续两年高居NBA(英文缩写,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皇冠宝座,他享有“空中飞人”的美誉,并五次荣获“最有价值运动员”称号,六次获得NBA总冠军奖杯。他便是饮誉世界篮坛的迈克尔?乔丹。能把篮球打成绝活的不只一个乔丹,但因为热爱篮球去征服苦难的乔丹却不多。

命运纵使让我趴倒100次101次抗争中站起来——这便是热爱的力量。

插入乔丹的视频

接下来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有关名人兴趣的故事

3、谈谈你的兴趣爱好

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它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4、培养学习的兴趣爱好

作为学生如何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

一、积极期望。

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想象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一位学生对学习地理毫无兴趣,怀着一种焦急的心情等待下课铃声,为了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他作了这样的练习:“我喜欢你,地理!”重复几遍之后,他觉得地理不像从前那样枯燥无味了。第二天他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有关地理的书,回家后,收拾一下房间,高高兴兴地读了起来,再上地理课时也开始听老师讲解了,后来很喜欢地理,总是急不可待地盼着上地理课。

二、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

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的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上去,有的同学往往努力学习一两周,结果发现成绩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持之以恒地努力,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大目标的开始。

三、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

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看书上的绪言部分,听老师介绍学科发展的趋势,或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的高度去看待各门学科。例如,记外语单词和语法规则,常常是枯躁无味的。但记住以后,会给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帮助,而且考试中也会得高分。如果我们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

四、培养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画或乐器等;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周末旅游等。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五、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新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在少年儿童时期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如爱玩汽车、爱搭积木等。到了高年级后,就应当去发现、了解与爱好有关的知识,如怎样当个好驾驶员?汽车是如何发动的?汽车的构造原理是什么?我所学的知识中那些和它们有关系?这样就把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爱因斯坦中学时只对物理感兴趣,不喜欢数学,后来他在向纵深研究物理时发现数学是其基础,便又产生了对数学的兴趣。又如你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而对写作非常感兴趣。这样你可以通过写作练习,体会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

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二是能修正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是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

七、保持兴趣的最容易的方法是不断地提问题。

当你为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而去读书时,你的学习就带有目的性,就有了兴趣。准备一些问题是很容易的,仅仅把每节的标题成问题就是了。例如学习阿基米德定律时,你可问: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是怎样发现的?怎样证明它的结论是对的?它的公式是什么?使用它应注意甚麽问题?我能否用其他的办法推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一开始你强迫自己详细看下去,但是,一旦你真正的往下看,你就会被吸引住。

八、想象学习成功后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当我们满腔热情地去做任何一件事前,一般都对它的结果有了预期的想象,而坚持去做这件事情。例如你想象某个电影非常好看才促使你去看,假如你事先想象这个电影不好看,那么你一定不去看。厨师想象出自己做出来的佳肴是什么味道,继而辛苦劳作。你可以想象考试成绩优秀,可以顺利进入大学,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个人创造好的前程。也可以想象考试成绩优秀,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得到同学们的羡慕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想象会帮你成功。

课余生活的教案 篇4

一、教材解读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一次习作训练,属记事性记叙文——让孩子们写一写自己五彩斑斓的课余生活。从整个单元组编排来看,本组课文是低年段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过渡和接口。该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七彩的生活图画,同时还安排有相关的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

二、教学目标

1、感受丰富的课余生活,选择有意义的课余生活作为习作内容,分享习作的快乐。

2、记叙活动过程,学会把课余生活(如有趣的事、高兴的事等)写具体。

3、学会习作的基本格式,如分段、段首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等。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乐说、乐写、乐评,把内容写具体,分享快乐。

难点:着力于描述活动场面、参与情况、自我及旁人的感受。

四、设计特色:

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重在习作兴趣的培养方面,强调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对习作形式与内容没有限定,更不强调技能,只要求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并特别强调了习作乐趣的共享。课标的精神很明显,希望孩子爱写作,乐表达。从低年段的写话训练过渡到习作,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克服学生的不适应感,让孩子们知道,习作其实很简单。基于此,“关注实际生活,分享习作快乐”是本次习作教学最大的特色。

五、教学准备

在习作教学之前,我做了如下准备:

(一)将文本作为例子,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结合指导与训练。

在本组课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突出人物的特点,感悟作者是怎样将游戏、活动进行具体描写的,感受文本中丰富多彩的.快乐童年,为单元习作指导做好充分地铺垫。

(二)进行充分的搜集素材的准备,在生活中提取快乐。

在学完第一篇课文后我就布置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记录、回忆自己的课余生活,并进行强调和指导。这样,学生就会在新鲜热辣的体验中获取更多习作的题材与感受。

(三)课前布置学生把自己课余生活中的照片带到学校,互相交流,让快乐蔓延,让快乐分享。

六、课时安排

本次习作共分为三课时。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选择、整理素材,进行写作构思;生生、师生互动,指导写法。第二课时:学生当堂完成作文,教师随堂指导。第三课时:学生推荐自己或组员优秀习作片段,进行欣赏,对有典型问题的习作进行评议,并根据课堂归纳的修改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下面重点说说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生活。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不知道你们在课余常参加哪些活动,有哪些收获?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然后板书“我的课余生活”。揭示习作内容。并弄清什么叫“课余”。接下来让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有照片的结合照片介绍。建议大家采用以下的句式:(PPT出示)

我在课余最喜欢(),看,照片上的我(),

()是我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能()。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有的喜欢体育活动;有的喜欢文娱活动;还有的喜欢游山玩水、养鱼种花等其他活动。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搞清楚什么是课余生活。课余生活不等于课间生活,是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参加的活动。让学生回忆在这些假日里干了什么?这样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有的说:“我有一次钓龙虾,印象特别深”;也有的说:“我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摔了好多跤,让我记忆犹新,以后就吸取了教训”;还有的说:“我在家里拖地板,整理房间;学做菜……”通过回忆与交流,学生觉得有很多生活素材,学生走进了生活,思想也活跃了,写作素材也就丰富多彩了,再动笔时就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二、展示生活。

库文23网小编精心推荐:

1、片断细说。刚才学生用一句话总体介绍了自己的课余生活,现在请学生把某个生活过程说得详细一点,譬如动作过程、语言心理过程。这个时候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练说,最后选择有代表性学生上台介绍。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倾听。主要以孩子们都感兴趣的“学骑自行车”为例。“骑自行车有窍门的。谁知道?”老师的这一句问话,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骑自行车的时候,手要把龙头掌好,脚向前蹬踏板。”有的说“我爸爸说过,骑车时要注视前方,不能老望着脚下。”这时候我采访那些骑过自行车的同学,“当你骑上车时心里是什么感觉?”有的说“第一次骑时我心里特别害怕,手忙脚乱的。”有的说“哈哈,当时爸爸用手紧扶着车后座,我一点儿也不害怕。后来爸爸什么时候放手了我都不知道,就这样我学会了骑自行车。”老师此时继续采访“那么学会骑车后你感觉怎样呢?”学生有的说“虽然学的过程中摔倒了无数次,但只要坚持,一定会成功!”还有的说“学会骑自行车后,我非常高兴,经常骑车兜风,还骑车帮爸爸买东西呢!”……

2.评议指点。说完后请学生与发言同学互动交流,并进行评价,相机板书。比如:“××同学的介绍挺有条理,他把过程说得较细,特别是人物的动作说得非常生动。”“××同学介绍他和表哥下棋,说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还说了表哥的神态和语言”。“听了××同学的介绍,我们仿佛在看一场电影。他把事情说得有声有色,非常具体。”

习作指导就是要更好地引导学生表达出内化于生命的真情体验,使学生的习作具备灵魂,这是习作教学的核心。所以在帮助学生展示生活的同时,要唤醒蕴含在学生心中的情感。这种情感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在极为兴奋之余产生一种强大的表达欲望,不吐不快,正所谓“情动而辞发”。“情动”靠的就是唤起、激励与鼓舞。

三、反映生活。

在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课余生活后,现在让学生试写,反映生活。题目让学生自拟,可用指定题《我的课余生活》,也可以以课余生活的名称作题目中的主要词语,如《我爱集邮》、《爬山》等。在习作的时候还可以把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介绍一下。

课余生活的教案 篇5

学生升入三年级了,要开始正式写作文了。这是学生第一次写作文,重要的是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写好习作的信心。

讲这节写作课前,我心里充满忐忑,可要上好这一课啊。课前各种咨询师傅,做课件,以为自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事实并不如此。开课,我先让学生阅读了书上的要求,但是,这时我没有顺势而导,直接如题,反而去总结单元内容,浪费了契机。在复习单元课文时,我又浪费了时间,而且没有抓住重点,语言累赘,回想这一环节,我十分懊恼。在这里我只需点题,重点说明抓住动作描写的重要性即可。而接下来的环节,我没有抓住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应该让孩子多讨论多交流,一直都是我在说,孩子们在听,全程灌输,这不就是填鸭式教学吗?!这样的授课也导致了孩子们的迷惑和不解,我的情绪也十分的懊恼。

所以说,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惜字如金,让孩子尽情去说,去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余生活的教案 篇6

一、教学思路

汉语拼音作为识字、学普通话的拐棍,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继入学教育之后的一个重要内容,兴趣 节奏 技巧。但它的枯燥乏味总是给初入学的孩子带来很多学习上的困难。又因为我们受方言地区影响,最难发好前后鼻音,所以,后鼻音教学也是整个拼音教学中的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我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1、怎样变枯燥乏味的传授为兴趣盎然的学习?

2、既然是小班化教学,那么,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3、怎样既科学合理又生动形象地讲解发音技巧?

4、针对活泼好动的一年级儿童,怎样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

几番思考之后,我打算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用教师生动、形象的体态语(特别是手势、眼神)及简单、明了的示意图来调动学生的感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扩大训练面,采取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竞争中忘却疲劳,热情地投入学习,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兴趣 节奏 技巧》。

3、查阅语音学书籍,尽量科学、合理、深入浅出地讲解发音技巧,并能有梯度地安排环节,让学生易学。

4、会读还要会写,读写要同步。课堂要尽量留出时间进行练笔。

二、教学流程:

(一)联系旧知,解决难点

1、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位新朋友。它们叫什么呢?出示angengingong

2、认真地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angenging前面是我们以前学过的anenin。○angengingong后面都是ng。)教师随机出示-ng

3、教学-ng的发音:

-ng和-n都是鼻音。-n叫前鼻音,-ng叫后鼻音。(学生跟读“后鼻音”两次)看老师发前鼻音和后鼻音两次,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嘴巴一个合拢,一个张开。○发音一个长点,一个短点。○发音一个响点,一个轻点。)老师画简图。

4、辨别前后鼻音:

老师发音,学生辨别。

老师做口形,学生辨别。

老师做手势,学生练习。

猜猜它读什么?对,它又是个整体认读音节。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看图连线。

2、考考小朋友:ianguanguengiong

3、看书38页,你能闯过几道关?(让学生拼读书上音节,要求具有弹性)

4、当小老师带读。

5、看图补充音节。

(四)摆正姿势,练习书写

1、教师示范书写angengingongyingtaiyang

2、学生摆正姿势,练习书写。(配以旋律优美的古筝曲)

3、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注意: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后鼻韵母和音节中字母间要连写。

推荐阅读:
课余生活的教案 写课余生活的文章推荐 我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文章范文 生活指导教案(优选13篇) 生活的伴侣作文
更多精彩的课余生活的教案,欢迎继续浏览:课余生活的教案
热门标签: 生活指导教案 生活的作文 生活的乐趣 生活压力的句子 诗意生活的作文 生活中的文案

本文来源:http://www.kw23.com/k/15145.html